过刊目录

  • 全选
    |
    财政税收
  • 财政税收
    刘树鑫;史传林;方有为
    2022, 0(4): 3-14.
    笔者立足中国财政体制特征,将财政纵向失衡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纳入同一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理论分析诠释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经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式财政纵向失衡总体上具有恶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该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基础较好、税源相对丰富的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易受到财政纵向失衡的影响,而在经济基础欠缺、税源相对匮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难受到财政纵向失衡的影响;此外,随着地区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到一定程度,财政纵向失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恶化效应还将显著变小。为合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国应继续深化现代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民生政绩考核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 财政税收
    史明霞;李雅洁
    2022, 0(4): 15-24.
    随着经济下行叠加减税降费,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凸显,财政压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基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债务因素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五个维度,利用CRITIC赋权法构建1992—2020年中国财政压力指数(CFPI)、中央财政压力指数(CCFPI)以及地方财政压力指数(CLFPI),总结分析我国近30年来的财政压力变化状况,并识别现阶段的财政压力状态。研究发现:新冠疫情造成的财政压力是明显的,而中央在新冠疫情中承担了较大的财政压力;中央财政压力在2014年后就在高位区波动,需要对中央财政压力给予充分关注;地方从整体来看压力有所缓和,但在1992—2020年间几乎均在高位波动。为增强研究的实践价值,笔者尝试给出了财政压力指数在风险预警、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研究分析四个方面的实际应用场景及对策思路。
  • 金融保险
  • 金融保险
    方意;欧阳辉;张碧琼
    2022, 0(4): 25-36.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变得更加频繁。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加深,一国的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其他国家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即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以紧缩性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贷款价值比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溢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构建溢出指数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讨论;最后,检验了中国的金融稳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部宏观审慎政策对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其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要大于贷款价值比。第二,中国的金融稳定会对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其中,信贷和房价的变化与存款准备金率的溢出效应成反向关系,与贷款价值比的溢出效应成正向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中国应该重视外部宏观审慎政策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国际宏观审慎政策协调。
  • 金融保险
    郭文伟
    2022, 0(4): 37-49.
    本文基于单位根右侧ADF泡沫检验方法(BSADF)方法对国内外20类大宗商品价格泡沫进行动态测度,然后采用高维动态RVine Copula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法探析大宗商品价格泡沫之间的相依结构演化特征及其动态传染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国内外大宗商品普遍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程度要大于国外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程度,其中农产品现货、钢铁现货和能源现货泡沫程度较高。整个相依结构凸显出“物以类聚”的特征。国内能源现货、工业品期货、农产品期货和国外商品期货在整个相依结构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国内外能源期现货价格泡沫之间的相依性较高,存在较强的传染效应。大宗商品价格泡沫之间存在非对称的传染机制。国外大宗商品期货和国内农产品期货处于价格泡沫传递的源头,而国内能源现货、工业品期货则发挥着承接和扩散价格泡沫的中介作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相依结构并不稳定,存在突变性,其稳定性受到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极端波动的影响。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的相依结构稳定性越差。
  • 财务会计
  • 财务会计
    金龙;丁志国;丁垣竹
    2022, 0(4): 50-62.
    近年来,企业债务的刚性兑付逐步被打破,大量不良债务暴露于市场,债务违约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学术界对于债务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数量越多,企业投资不足程度越大。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拓展性研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以及行业竞争地位越低,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对投资不足的影响越强。此外,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加剧的企业投资不足问题,还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未来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全面认识债务违约风险、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实体经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启示作用。
  • 财务会计
    王语嫣;李玉环
    2022, 0(4): 63-75.
    本文以债权人诉讼为视角,检验了诉讼之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变化情况。实证结果发现,债权人诉讼能够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都存在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债权人类型和不同企业性质治理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来讲,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债权人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债务诉讼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在诉讼的治理路径研究中发现,涉诉公司通过变更管理层来发挥债权治理作用。
  • 理论经济
  • 理论经济
    马光明;苗壮
    2022, 0(4): 76-95.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各行业工作时间的普遍增加以及城镇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居民平均工作时间呈波动增加趋势,对居民消费规模与结构可能存在影响。本文设计了一个考虑不同类型消费者、宏观与微观、工作时间内生与外生等多维度的分析工作时间、收入与消费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基于2003—2019年31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从消费额来看,工作时间、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工作时间增加通过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正向促进消费,同时又基于降低闲暇与消费时间直接抑制消费,导致总效应并不显著。从消费率来看,由于居民收入上升并未显著导致消费率提升,无法抵消闲暇时间下降导致的消费率降低,导致近年工作时间增加显著拉低了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率。异质性检验发现,不同类型消费受工作时间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越高,工作时间增加对于消费的正向补偿作用越大。政府应正确认识工作时间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双向作用,推广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同时在不降低闲暇的前提下增加居民收入,或在不减少居民收入的前提下增加居民闲暇与消费时间。
  • 理论经济
    盛晓菲
    2022, 0(4): 96-105.
    当前,虽然“黑云压城”式雾霾污染状况得到一定缓解,但是雾霾污染时空溢出并未完全消除,实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仍然是“十四五”期间城市治理中面临的重大难题。笔者基于274个地级市层面的PM25浓度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在同时考虑雾霾污染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的条件下,对交通发展如何影响城市雾霾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能够在雾霾自身时空溢出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衡量交通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整体上,交通发展投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负向地影响了周围地区,而交通发展产出则正向地促进了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水平;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交通发展投入对雾霾的溢出效应表现为“U型”,而交通发展产出对雾霾空间溢出及雾霾污染自身的时空溢出表现出“倒U型”结构;为有效降低污染时空溢出效应,地方政府应做好针对雾霾治理长期攻坚战的准备,在大力促进交通发展水平的同时,努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有效开展区域联防联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理引进外资和技术研发投入的分配比例。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叶晓倩;欧梁羽柔;杨琳;陈伟
    2022, 0(4): 106-118.
    团队绩效压力能给员工带来紧迫感,督促成员通过共同协作高质量完成任务要求以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以往研究提出了团队绩效压力的积极效应,但并未明确积极效应的具体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且缺乏从团队层面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笔者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了团队绩效压力对团队绩效和团队成员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及团队绩效压力所致积极结果的路径。研究应用Mplus分析软件,通过对98个团队领导和460名员工的有效配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证实:团队绩效压力对团队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和对个体工作退缩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积极团队情感基调中介了上述影响作用;领导者积极情感表现正向调节团队绩效压力对积极团队情感基调的影响,且正向调节了积极团队情感基调在团队绩效压力和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本文基于实证检验的研究结论,拓展了绩效研究领域关于团队绩效压力影响方面的学术探讨边界,丰富了相关团队绩效压力理论研究的参考文献,为企业组织更好地理解团队绩效压力进而有效管理团队和遴选合适的团队领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 案例研究专栏
  • 案例研究专栏
    杨燕英;周锐;陈少杰;陈思奇
    2022, 0(4): 119-128.
    当前我国政府购买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与市场承接主体行为的趋利性矛盾始终是困扰制度良性运行的关键性问题,往往会导致财政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使用绩效难以有效衡量。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下,是否可以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激发市场主体通过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来增加自身盈利,最终实现承接主体的趋利动机与政府公益性服务要求的相向而行,就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深圳市通过对口岸管养经费模式的改革,在探索政府购买口岸管养服务的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总结,以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