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稿
  • 专稿
    匡小平、熊高鹏
    2023, 0(9): 3-14.
     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在自身历史和国情所形成的国家制度框架下嵌入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笔者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的逻辑脉络,研究认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现代财政制度既要成为协调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的纽带,又要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和国家认同建设的有效制度安排,进一步增强国家秩序能力、国家赋权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等国家治理能力,维护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和道路性质,支撑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格局,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逻辑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遵循根本制度要求,受基本制度制约和影响,同时支撑和影响重要制度的效能。基于以上双重逻辑,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应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建设主题,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建设主线,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建设重点。
  • 财政税收
  • 财政税收
    张圆圆、范博超
    2023, 0(9): 15-29.
     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财政风险金融化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和财政金融政策中的重要问题。笔者从财政与金融关系理论出发,界定了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概念与类型,从理论层面提出了财政风险金融化双重宏观效应产生机理、评价标准和宏观经济效应最优点。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分层次论证了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效应程度及双重宏观效应。研究表明,在金融体系结构因素影响下,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效应在财政风险宏观效应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宏观效应呈倒U型结构,可以延缓财政风险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预警防控机制的建立应基于双重宏观效应将财政风险金融化保持在低风险区间与预警区间。在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财政金融双支柱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升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效果。
  • 金融保险
  • 金融保险
    余若涵、沈悦
    2023, 0(9): 30-43.
     笔者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调查数据构建家庭住房金融化指数,考察了住房金融化对风险金融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金融化程度加深会降低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意愿和比重,挤出作用显著,该影响在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住房金融化通过改变家庭流动性预算影响风险金融投资,金融化程度加深,家庭流动性预算收紧,风险金融投资减少。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挤出效应在仅拥有一套住房家庭、三线及以下城市家庭和对房地产市场持有乐观预期的家庭中表现更为明显。此外,风险偏好对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会随着住房金融化程度的加深而削弱。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推动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灵活运用政策“工具箱”,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持续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升风险金融投资吸引力。
  • 金融保险
    薛英杰、刘昌阳、汪勇
    2023, 0(9): 44-56.
     本文通过套利均衡模型刻画了ETF折溢价的形成过程,分析了ETF折溢价预测未来ETF收益的条件,并利用投资组合和FamaMecbeth回归检验了ETF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的可预测性。研究结果显示:ETF折溢价是噪声冲击和投资者对信息反应不足导致的错误定价,这种错误定价主要发生在ETF层面,错误定价的修正表现为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有负向预测作用,溢价率越高,未来ETF收益越低,投资者利用多空对冲策略每周可以从ETF错误定价修正中获得094%的收益。同时,ETF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预测具有持续性,平均而言,ETF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的预测可以持续4周,意味着市场完全修正ETF错误定价至少需要4周时间。本文进一步从套利限制的角度解释了ETF折溢价对未来收益预测的持续性,发现套利限制越大,折溢价对ETF未来收益预测的持续性越强,投资组合获得的收益也越高。
  • 财务会计
  • 财务会计
    符号亮、罗勇根、丁杰
    2023, 0(9): 59-71.
     基于2008—2019年我国沪深公司文本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创新文本信息是否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同群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上市企业创新文本信息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在影响机制上,存在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两种作用路径:通过竞争机制,行业市场竞争在同行企业创新文本信息与目标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发挥中介作用;通过学习机制,信息学习需求促使处于劣势市场地位的目标企业向行业领先企业学习。进一步拓展分析,从同行信息可比性调节作用发现,可比性较强的同行企业之间创新信息同群效应越显著。从目标企业融资约束调节作用表明,目标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同行企业创新信息对目标企业创新投入的同群效应越显著。同群效应成为理解企业创新投资增加的一个重要视角,同行企业创新文本信息披露增加有助于目标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结论有助于相关部门借鉴规范企业创新文本信息披露规则、完善信息驱动的开放创新生态。
  • 财务会计
    程昱、李莉、王向前、张欣如、程新生
    2023, 0(9): 72-82.
     医疗器械产业是关乎国民健康的重要产业,业绩型股权激励是促使企业激励相容的重要措施。本文使用2010—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企业的数据,探究不同情境差异下业绩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论表明,在医疗器械行业中,业绩型股权激励可以促使企业提高创新水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业绩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情境差异的影响。一方面,较大的业绩型股权激励范围覆盖了核心员工的权益,让更多的核心员工分享企业成长收益,不仅可以体现激励的公平性,也有利于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业绩型股权激励的行权期限越长,利益相容程度越高,继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越大。此外,股权集中度、管理层薪酬差距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等情境差异均会影响业绩型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这启示业绩型股权激励应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境,注重与其他管理控制工具相结合,继而有助于凝聚力量,提升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创新发展。
  • 理论经济
  • 理论经济
    徐赟、欧阳远芬
    2023, 0(9): 83-94.
     本文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海关协调制度产品代码进行匹配,以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集结的关税、进口价格和进口需求弹性数据为基础,分析进口需求弹性在关税进口价格传递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国际竞争因素如何影响进口需求弹性对关税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进口需求弹性对关税的进口价格传递具有促进作用,即在进口需求弹性越大的行业,关税进口价格传递效应越显著;国际竞争因素削弱了进口需求弹性对关税进口价格传递的促进作用,进口广度增加,贸易伙伴国数目越多,进口商品的市场竞争越活跃,同时中国进口贸易占全球贸易份额越大,中国进口商国际市场定价能力越强,关税对人民币进口价格传递程度越弱,关税调整的红利都将越多传导给国内市场;此外,关税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呈现显著的行业差异性。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曾江洪、杨锦波、黄向荣
    2023, 0(9): 95-105.
     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会影响企业创新,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尽管以往研究成果已涉及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但现有相关文献缺乏探究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机制方面的成果。笔者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分工理论,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有效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证实: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对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较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在专业化分工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和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的关系中均发挥强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拓展了交易成本等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推进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工商管理
    吴翟、王文晓
    2023, 0(9): 106-116.
     来自中国实施“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证实,股票市场开放影响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且影响具有差异性。笔者以中国A股市场实施“沪深港通”这一股票市场开放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9年间中国A股相关上市企业研究样本的有效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方法,实证检验了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联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股票市场开放与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股票市场开放通过改善外部信息环境,缓解了企业外部投资者与管理层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进而正向提高了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股票市场开放正向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显著差异性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验证。本研究通过以中国实施“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影响机理,拓宽了公司治理和证券监管方面的学术探索边界,研究结论为保障中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
  • 区域经济
  • 区域经济
    毕添宇、易成栋、王瑶琪、王优容、陈敬安
    2023, 0(9): 117-128.
     强化企业创新能力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2004年至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与中国专利申请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中国地级市内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发明创新产出和企业非发明创新产出均受到了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和城市创新环境优化是两个主要影响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融资约束较重、有政府隶属关系、技术水平较高产业和污染水平较低产业的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