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王彪华, 王帆, 褚茂康
    2023, 0(8): 3-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这为做好审计监督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需要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宏观管理是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整体管理,审计机关作为我国宏观管理部门之一,对我国社会的整体管理具有自身优势和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宏观管理的部门属性视角,首先从国家治理理论中寻找审计机关作为宏观管理部门的证据,并通过归纳宏观部门的作用特质来分析审计站位立足国家发展、审计理念融入研究思维、审计范围涵盖广泛、审计工作方式多样等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特征;再从历史做法、现实选择和路径经验这三个方面出发具体分析审计过程融入研究思维、审计结果坚持问题导向、审计整改强调标本兼治、审计防风险贯穿工作全程等审计机关作为宏观管理部门发挥作用的路径;最后从理论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做进一步拓展和设想。
  • 财政税收
  • 财政税收
    苗庆红, 钟明熹
    2023, 0(8): 12-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城市财政体制的现状是怎样的?在我国设区的城市中,城市财政体制的一项重要意义在于确立市级与区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我国设区的城市中市级政府与区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是怎样的?市、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对当地的资源配置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探索我国城市财政体制改革有何启示?笔者基于X省Y市财政体制的案例,详述了“分灶吃饭”下市、区两级政府的收入分配、支出责任划分、转移支付和财力现状。根据田野调查获取的一手数据分析发现,城市“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可能衍生出一种不利于当地资源配置的“内耗型”政府间财政关系。当财力缺口普遍存在时,“以本级为中心”的激励驱使市、区两级政府争抢税收“讨价还价”,城区同级之间降税降费“逐底比赛”,两级政府以非税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最后引发重复建设、产能低效等资源错配的矛盾。据此,笔者归纳经验教训,为实践中我国城市财政体制的改革探索提供政策建议,并回应财政分权有关资源配置“抑制论”和“促进论”的理论分野。
  • 财政税收
    谭静, 范亚辰, 周卫华
    2023, 0(8): 23-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下简称“两类公司”)是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中的重要资本纽带和桥梁。以“两类公司”为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以国有资产国家所有权实现的法理及理论逻辑分析为基础,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中“两类公司”的试点进展,深入剖析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两类公司”简单翻牌、功能混淆,授权放权“两难困境”等问题及其成因,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目标,提出具体建议。
  • 金融保险
  • 金融保险
    刘金全, 刘文轩
    2023, 0(8): 31-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导致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通过央行沟通进行预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大数据文本分析方法构建的央行沟通指数和动态因子随机波动模型构建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使用MF-VAR和FA-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央行沟通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政策反馈及其政策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央行沟通指数能够较好地拟合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央行沟通指数与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具有耦合性。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导致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我国央行沟通能够及时对其进行政策反馈,并且对金融市场预期管理效果显著,同时也通过货币政策实际操作来干预金融市场,但实际调控存在一定的传导时滞和阻滞。对于不同类型的重大危机事件造成的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央行沟通的政策反馈程度以及预期管理效果存在差异性,金融危机时期的效果最强,疫情时期和贸易摩擦时期的效果较小。为提升央行沟通的预期管理效果,建议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预警,第一时间释放清晰的政策信号。
  • 金融保险
    王立勇, 吕政
    2023, 0(8): 42-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有所提高,但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对债券市场各期限利率、信贷市场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仍不够畅通。本文首先拓展马骏和王红林(2014)的理论模型,在银行间市场引入短期市场利率,从理论层面分析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随后借助局部投影方法给出关于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影响的经验证据,并从替换货币政策冲击、改变资产证券化测度方式、引入更多控制变量、改变估计策略等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内在逻辑是价格风险对冲机制和信贷资产定价机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与“低资产证券化”状态相比,“高资产证券化”状态下债券市场的无风险利率、长期利率和信贷市场贷款利率对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冲击具有更大的响应。
  • 财务与会计
  • 财务与会计
    徐先梅, 凌子曦, 员聪杰, 陈刚
    2023, 0(8): 59-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理论界对业财融合对于企业内部的影响往往停留在理论分析层次,本文首次从大数据的角度验证了业财融合对于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业财融合显著缓解了成本粘性;(2)对民营企业和业务复杂度较高的企业,业财融合缓解成本粘性的效应更加突出;(3)业财融合通过缓解冗余劳动力、抑制过度投资、抑制管理者过度乐观预期以及缓解代理问题降低成本粘性。因此,本文认为,大力推广业财融合模式,制定更为详细具体的应用方针能够提升企业效率,从而助力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和“双循环”发展机制建设。
  • 理论经济
  • 理论经济
    李新荣, 吴涵, 史宇鹏
    2023, 0(8): 73-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升消费结构是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内容,但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是否会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目前尚未得到研究。本文首次将消费者需求理论扩展到时间配置选择,通过构建家庭效用模型,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初步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理论与实证分析一致表明,如果女性具有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则其所在家庭的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更低,且此结论在工具变量回归、安慰剂检验、稳健性分析等一系列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女性性别角色观念主要是通过“收入效应”和“时间效应”对家庭消费结构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意味着,破除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偏见不仅有助于塑造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而且在促进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等经济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 理论经济
    彭安兴
    2023, 0(8): 91-1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因 “供需低迷”和“输入通胀”,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稳增长”和“防通胀”双重压力。鉴于此,本文聚焦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宏观总量”效应,研究其能否兼顾“稳增长”与“防通胀”双重目标。结合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将货币引入NK(New Keynesian)模型的生产函数,构建一个具有厂商和银行异质性的MIUP(Money In Utility and Production)模型。DSGE分析发现:考虑货币在供给侧的“生产效应”后,即使货币总量钉住不变,结构性货币政策也能够增加短期产出同时维持价格稳定,因此可以兼顾“稳增长”和“防通胀”双重目标。政策启示为:结构性货币政策设计,应同时考虑“中观结构”调整功能和“宏观总量”调控功能,以创新出更科学的政策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执行,应充分利用其“宏观总量”调控功能,以实现“稳增长”和“防通胀”双重目标。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武志伟, 殷明, 吴宜真
    2023, 0(8): 103-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金融素养是数字经济时代体现金融素养的新维度和新领域,也是在微观层面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Lyons和Kass-Hanna对数字金融素养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利用1 506位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问卷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构成维度,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个体因素与家庭环境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由金融知识、数字知识、数字金融可得性意识、数字金融参与性意识、数字金融使用技能和数字金融维权意识等六个维度构成;性别、教育水平、经管课程学习、个人收入、身体健康水平、家庭财商培养和家庭金融氛围等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年龄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存在负向影响。本研究拓展了数字金融素养理论的应用边界,丰富了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可以为提升我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工商管理
    伍星华, 艾兴政, 李思寰
    2023, 0(8): 116-1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渠道权力结构不仅影响耐用消费品供应链的产品耐用度决策和销售努力程度决策,还关系到成员企业的最优利润。笔者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和Bertrand博弈理论,构建了生产商占主导权、生产商和零售商权力对等和零售商占主导权这样三种权力结构下的耐用消费品供应链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逆向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了渠道权力结构与产品耐用度决策、销售努力程度决策和成员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随着消费者的产品耐用度敏感性和销售努力敏感性增强,耐用消费品供应链中的产品耐用度水平、销售努力程度和产品销量均提升,生产商、零售商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均增加;产品耐用度水平、销售努力程度和产品销售量在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的高低排序均与消费者的销售努力敏感性相关;生产商和零售商对于渠道权力结构的偏好程度与消费者的产品耐用度敏感性和销售努力敏感性相关。本研究通过构建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耐用消费品供应链决策模型以及比较分析其均衡解,从渠道权力学术探讨方面拓展了博弈理论的边界,研究结论丰富了渠道权力结构和耐用消费品供应链管理决策研究方面的现有文献,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企业科学决策耐用消费品供应链之渠道权力结构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