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财政税收
  • 财政税收
    王淑杰;邵磊;陈薪卉
    2020, 0(12): 3-14.
    财政资金未能真正用于创新和企业创新意愿不足是制约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两个重要原因,本文探究财政透明通过减少预算违规和稳定创新预期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程度。笔者采用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考察财政透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透明能够直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也能够通过抑制预算违规和稳定企业创新预期显著地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92%和4295%;财政透明、预算违规和企业创新预期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均存在双重门阀效应,当前这三者都正处于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很大的阈值范围。这为地方政府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抑制预算违规、提高经济政策确定性、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等途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思路。
  • 财政税收
    严维石
    2020, 0(12): 15-21.
    水滴筹案冲击主流财政学的“非市场即政府”的思维逻辑,除了理论传承因素外,信息采集、传输与运用模式也是财政学逻辑形成的重要原因。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主流财政学的市场失灵分析逻辑,拓展了市场交易广度与深度,更加重要的是,它激发了社会互助互惠交换机制潜能。为了利用和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财政学家需将社会互助互惠交换功能纳入财政理论框架,对市场交易、社会互助互惠交换和政府转移交换三种资源配置机制进行再平衡来重构财政学,尤其是重新界定财政边界和精准财政转移。
  • 金融保险
  • 金融保险
    郭文伟;张翼凌;杨姣姣
    2020, 0(12): 22-36.
    本文结合滚动窗口技术构建高维动态RVine Copula模型来分析全球24个股市在2003—2019年的动态相依结构及其尾部风险溢出效应,进而揭示全球股市相依结构突变特征并评价我国内地股市的国际影响力。最终结论表明:全球股市相依结构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理聚集特征——东西半球分离格局。法国股市成为欧美区域的中心枢纽,中国香港股市成为亚太区域的中心枢纽,并和新加坡股市一起成为亚太股市与欧洲股市的连接桥梁。欧元区和美洲区股市相依性较高,亚太股市之间相依性较低。重大危机事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会导致全球股市相依结构出现结构性突变(由上下尾对称结构转向上下尾非对称结构)和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增强,但在危机消失后,全球股市相依结构会逐步恢复常态。各股市之间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分化。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股市(中国香港股市、法国股市)对其相邻股市呈现出尾部风险净溢出状态。与此同时,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股市之间的尾部风险溢出走势趋同性越强。中国内地股市在国际股市网络中的影响力已经有明显提升,但依然处于边缘位置。
  • 金融保险
    闫竹;王骜然
    2020, 0(12): 37-51.
    作为影响中国社会最为深远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决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其影响进行研究,能够为文化领域和家庭金融领域的相关文献做出重要的补充。中国家庭股票市场有限参与之谜一直是世界学者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儒家文化的角度,为中国家庭股票市场参与度与其他国家的显著差异提供了文化层面的解释。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儒家文化对家庭股票投资决策的影响,发现儒家文化观念会显著降低家庭的股票市场参与度。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对内生性问题进行处理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得以保持。更进一步,本文也对背后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儒家文化至少会从降低家庭风险偏好、增加家长权威性、增加生育子女数量三个方面减少家庭股票投资,为家庭决策及政策引导提供了有益参考。
  • 财务会计
  • 财务会计
    张俊民;王晓祺
    2020, 0(12): 52-66.
    笔者以符合国际专利分类标准绿色清单的专利申请数量作为绿色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中国2006年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绿色创新在滞后1年后呈倒U型关系;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和低集中度市场中更为显著;融资约束和专有性成本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这表明:一定程度内加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尤其是国有企业和低集中度市场的会计可比性,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从而促进绿色创新;过度加强会计可比性将导致过高的专有性成本,从而削弱绿色创新。本文结论验证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具有环境治理作用,为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利用会计制度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财务会计
    肖志超;郑国坚;蔡贵龙
    2020, 0(12): 67-77.
    汇总会计盈余对通货膨胀波动的预测价值已被现有研究所证实,但对其实现路径的分析尚不多见。利用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沪深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基于盈余分解视角构建季度汇总应计项目和现金流,分别检验其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测功能。研究发现,汇总应计项目变化与未来通货膨胀显著正相关,但汇总现金流与未来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即会计盈余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主要经由应计项目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汇总应计项目与未来宏观融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居民收入等总需求变量显著正相关,说明会计盈余对宏观总需求的反映也经由应计项目实现。同时,公司层面检验也证实,应计项目更能反映公司未来投资支出情况。本研究通过对会计信息与通货膨胀之间相关性的内在逻辑进行考察,为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支持。
  • 理论经济
  • 理论经济
    余杰;黄孝武
    2020, 0(12): 78-94.
    基于高维宏观经济数据,本文度量了我国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并使用TVPSVFAVAR模型讨论了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具有逆周期的特点,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变效应。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上升短期抑制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和投资增加,而在长期则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会促进技术创新活动。我国经济在遭受不确定性冲击之后表现出短期受损而长期向好的特征,说明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的韧性越来越强。这一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效应在短期符合实物期权理论以及风险补偿理论的预测,而在长期符合增长期权理论的预测。因此,在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在平滑短期经济波动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创新活动,从而保证长期的经济增长。
  • 理论经济
    谷晶双
    2020, 0(12): 95-105.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将机构照管和隔代照管两种儿童照管方式纳入到同一框架体系内,考察了学龄前儿童照管方式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照管方式和隔代照管方式均会显著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尤其是隔代照管方式具有更强的正面促进作用。同时,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女性群体的劳动供给受儿童照管方式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机构照管方式和隔代照管方式对高学历女性的劳动供给会产生更大的正向影响;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多,两种照管方式对女性劳动供给的正面促进效果均有所减弱;隔代照管方式对城乡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机构照管方式对城镇女性劳动供给的正面影响显著大于农村女性;机构照管方式对与老人同住女性劳动供给的正面促进作用更强,隔代照管方式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则不会因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朱飞章;婕璇;朱曦济
    2020, 0(12): 106-114.
    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讨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及其影响机制,但关于象征性雇主品牌(内容型变量)和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过程型变量)在对员工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共同影响过程中是否存在“相得益彰”的效应问题,仍缺乏实证探究。笔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象征性雇主品牌、组织承诺对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模型,使用100对来自中国金融服务企业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该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等进行了检验。研究证实,组织承诺在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象征性雇主品牌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关系中存在显著负向调节效应,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和象征性雇主品牌在对员工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过程中是替代关系,而非互补关系。本研究拓展了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理论构建,纠正了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和象征性雇主品牌在促发员工服务导向组织公民行为中“彼倡此和,相得益彰”的直觉偏误,为服务企业改善一线员工服务质量提供了管理启示。
  • 国际经济
  • 国际经济
    陆超;王欣康;乔靖媛;张斯毓
    2020, 0(12): 115-125.
    相较于以名义利率不小于零为基本假设的传统货币理论,负利率问题显得颇为复杂且丰富。笔者选取2011—2018年欧元区61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运用动态GMM模型,实证检验了负利率政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负利率政策实施后,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保持基本稳定,但盈利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而言,政策利率的下降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减少、非利息收入增加、非利息支出减少、资产收益率不变。本研究及结论揭示了由于存款利率零下限约束,负利率政策破坏了商业银行稳定的存贷款利差,进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盈利结构的内在逻辑,丰富了负利率政策微观影响方面的相关文献,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和微观效果检验提供了有益启示。
  • 专稿
  • 专稿
    俞宁;于奕
    2020, 0(12): 126-133.
  • 专稿
    李三希;王泰茗
    2020, 0(12): 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