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86年, 0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6-01-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曹尔阶
    1986, 0(01): 0-0.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多次发生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或者也不妨称之为投资饥渴症,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
  • 论文
    张竹君
    1986, 0(01): 0-0.
    “七五”期间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这是实现内含扩大再生产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也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决策。
  • 论文
    郭亚洪
    1986, 0(01): 0-0.
    社会保证基金(包括劳动保险、社会救济等)是用来维持丧失劳动能力和缺乏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的生活费用开支。这部分开支必须在个人消费基金分配之前由社会扣除,并由社会组织来分配和管理。这是因为,社会保证基金是属于必要劳动范畴,但同时又是劳动力得以生存、发展和延续的条件。作为必要劳动的一种补偿形式,它具有“有偿性”,作为社会救济的形式,它具有“无偿性”。与此相应的,这部分基金的分配,既要根据劳动者自我贡献的大小体现出差别,又要根据“无偿性”的特点,在全社会范围内带有统一性和“强制性”。因而纳入财政统一分配的范畴,最适合这种基金“双重性质”.的特点和要求。在现阶段,以财政为主体来扣除和管理这部分基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论文
    肖伟平
    1986, 0(01): 0-0.
    价格调节税就是对价格背离价值的产品开征的税。其目的有三:(l)当价格体系不合理时,调节产品价格不合趣因素,使应税产品趋向社会平均利润率,并对价格改革起配合作用。(2)在价格体系趋于合理后,配合价格杠杆调节生产、消费。(3)配合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税收杠杆控制商品乱涨价之风的作用。
  • 论文
    黄济生
    1986, 0(01): 0-0.
    货币流通状况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也是财政信贷平衡与否的综合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产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状况。充分认识财政信贷平衡与货币流通的关系,货币流通与社会产品供需的关系,是搞好“三大平衡”工作的重要前提。
  • 论文
    吴强
    1986, 0(01): 0-0.
    银行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从一九七九年起,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仍然落后于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银行体制,充分发挥银行系统筹集融通资金、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以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很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我国银行体制改革及其发展方向。为此,我们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 论文
    杨星
    1986, 0(01): 0-0.
    所谓和率管制,就是中央银行对利率本身及这个经济杠杆的运用,进行调节和管理,以利于达到其货币政策的目标。
  • 论文
    魏国雄
    1986, 0(01): 0-0.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过低,以致于影响了利率作用的发挥。下面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 论文
    奚君羊
    1986, 0(01): 0-0.
    我国现行的外汇体制是由外汇收支计划、外汇管理制度和汇率制度组成的。其中,外汇收支计划处于核心地位。外汇管理制度则是实现外汇收支计划的一种行政手段。至于汇率仅仅是用作编制计划和统计、、核算的一种计量单位。这种从五十年代作为苏联模式遗留下来的外汇体制同我国目前的形势是完全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予以改革,?以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体制。
  • 论文
    孙宝厚
    1986, 0(01): 0-0.
    所谓变动成本法,就是把一定时期所发生的费用首先区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然后再将生产成本所属的项目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最后只将变动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并除以当期产量以求得单位产品成本。对于固定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则一并作为期间成本列入当期损益。
  • 论文
    胡中流;汤国钧
    1986, 0(01): 0-0.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强宏观调节,充分发挥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对于搞活经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税收是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方式,研究税收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关系,对于调节财力、物力的合理流向,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都密切相关。这里仅就以下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初步体会。
  • 论文
    周香兰
    1986, 0(01): 0-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研究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从而创立了科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其核心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如何补偿,在实物上如何替换,即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比例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所阐明的关于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理论,舍去其资本形式,对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实行宏观经济控制,自觉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纂本平衡,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 论文
    李杰
    1986, 0(01): 0-0.
    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个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责献,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胜利前进。
  • 论文
    奚惟华
    1986, 0(01): 0-0.
    价格改革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涉及千家万户,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衡量价格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是:既把价格理顺了,物价又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宏观控制,才能保证价格改革顺利进行。
  • 论文
    周品
    1986, 0(01): 0-0.
    我院中国.财政史助教进修班学员,结合《财政学》第一章的学习,就财政的起源、发展、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认为,探讨这些问题,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财政的性质、体系、职能和作用,指导社会主义财政实践。
  • 论文
    沈克俭
    1986, 0(01): 0-0.
    对会计核算资料的核对,一般有帐证核对、帐帐核对以及帐表核对。帐证核对,还包括原始凭证与记帐凭证之间的核对;帐表核对,还包括表与表之间的核对。在核对过程中,又往往伴随对凭证、帐簿与报表的内容同时进行检查,从而发现问题或线索,为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依据。
  • 论文
    王广谦
    1986, 0(01): 0-0.
    在西方国家中,金融机构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其种类不下儿十种之多。这些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其中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们一般所说的银行,就是指商业银行。.
  • 论文
    孔令书
    1986, 0(01): 0-0.
    在苏联国家预算收入中,周转税缴款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周转税作为企业对国家预算的一项重要缴纳,是在1930年税制改革时决定实施的。
  • 论文
    李弘理
    1986, 0(01): 0-0.
    在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创造振生存款的能力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第一存款准备,第二、现金漏损率。随着存款总规模的确定,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总规模也确定下来。
  • 论文
    程玉英
    1986, 0(01): 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活动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企业经营活动对信息的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