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88年, 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8-02-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忠东
    1988, 0(02): 0-0.
    按资分配是经济体制改革运动兴起以来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的经济事实,按资分配意味着资本所有者根据资本所有权获取资本收益。因此,按资分配的存在意味着资本的存在。资本与按资分配的出现,是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合平逻辑的现象。为了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我们必须促进资本与按资分配的发展。这就始我们提出了为资本与按资分配正名,即论证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的理论任务。
  • 论文
    孔晖
    1988, 0(02): 0-0.
    二元经济周期是指农业周期与工业周期。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的二元经济下,经济周期也不能是一元的。那种试图以一元经济周期刻画我国经济波动的做法只能是以偏盖全,只有综合把握住我国二元经济周期才能真正把握住我国经济的态势。依据工农业总产值或社会总产值变动所划分的经济周期,只描述了我国的工业周期,并不反映我国的农业周期。观在,我们来讨论我国二元经济周期的划分及其特征。
  • 论文
    王雍君
    1988, 0(02): 0-0.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货币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在于确定货币量变动对总体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和方式。西方国家货币理论中对此著术甚丰。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亦对此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从中不难发现,西方国家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涵义同我国理论界所探讨的不一样。二者的差异在于,前者涉及的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动到货币政策最终日标变动之间的传导问题。实际上,作为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客观上应包括上面两个阶段。为便于分析,不分别约定为内传导和外传导。
  • 论文
    朱福林
    1988, 0(02): 0-0.
    改革是推动建设和工作的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政无论是在财税自身改革方面,还是在配合和支持其他经济改革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目的成效。概括地说,九年中进行了“五改革”和“三支持”。
  • 论文
    郑奇
    1988, 0(02): 0-0.
    1979年以来。随看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韵深入、发展、计划体制也进行了多方面饮革,并取得石定的成效。现在应当在党的十三大精神指引下,总结过去改革的经验,研究经济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选一步改革的思路,己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和想法,供研究参考。
  • 论文
    王云志
    1988, 0(02): 0-0.
    国家和企业是杜会结构中具有不同性质的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职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国家和企业关系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并初步总结出一条国家—市场—企业的关系链,这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摆正国家与企业关系的新路子。
  • 论文
    汤国钧
    1988, 0(02): 0-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通过对党的十三大文件的学习: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一个再认识。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保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能够真正适应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而不致陷入主观随意性,其根本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及其和发展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关于前一方面,我已在《经济科学》1988年第1期发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关系》一文。本文就是着重论证后一方面的问题。
  • 论文
    章克;周振奎
    1988, 0(02): 0-0.
    近年来,以两权分离为主线,进行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尝试,承包经营责任制就是这一改革的主要形式。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但是,它带有明显的过渡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发展商品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微观基础的塑造问题,所以难以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只有进行企业内部结构的改革,对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方面重新再造,理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才能改善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和外部环境。从经济理论界研究的成果和实际表明,明确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资产关系,软化企业外部的行政干预是当前搞活企业的关键所在。
  • 论文
    范棣
    1988, 0(02): 0-0.
    在改革价格体系的同时,还要改革金融体制,因为这两者的关系甚为密切,必须同步配套改革。
  • 论文
    岳福斌
    1988, 0(02): 0-0.
    党的十三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本文试图在进一步明确增强企业活力的内含的基础上,对搞活企业的客观要求加以说明并就如何深化企业改革提出管见。
  • 论文
    苑德军
    1988, 0(02): 0-0.
    近年来,金融界以至整个经济社会要求开放和发展证券市场的呼声愈来愈高,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资金市场实际上是同业拆借市场的同义语,而同业拆借由于只是金融机构之间平行的资金融通行为,并未触及到运用资金和决定资金效益的主体——企业,所以,尽管这种融资方式对金融机构调度头寸,实现横向资金融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改变传统的资金运行原理方面并没有什么作为。
  • 论文
    鲍习生
    1988, 0(02): 0-0.
    近几年,全国财政收入以及地方财政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但同期内财政赤字,逐年增加,财政状况仍然比较紧张。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支出增长过猛,其原因之一,则是在财力分配中,地方留用部分过多造成了支出的过快增长。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我国今后财政体制改革必须在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结构,适当集中财力的同时,把控制支出规膨约束财支出过快增长置于重要地位。
  • 论文
    张玉文
    1988, 0(02): 0-0.
    去年,国务院确定1988年我国实行紧缩货币、信贷政策,并提出“总量紧缩,结构调整”的要求。对于紧缩政策的理解和贯彻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探讨,不少同志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但其中有一些值得商榷。
  • 论文
    吴永名
    1988, 0(02): 0-0.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个人要增加收入,企业也想用各种方法增加盈利,政府又经常承受着增加投资和行政等开支的压力,在现今实际上还仍然存在的各种大锅饭体制和现行的预算银行体制下,便势必使名义总需求大大超过实际的有效总供给而增加。加上碎步改变价格体系的考虑,结果便使物价急速上涨。为了补救,财政便给予补贴,其后又在新的水准上进一步使人们高企收入,再使物价上升,而后又再给补贴,再高企收入,如此恶性循环不已,生成了“工资、物价、补贴怪圈”。
  • 论文
    钟朋荣
    1988, 0(02): 0-0.
    关于货币流通速度,我国经济学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沿着一条递减的规律运动。另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沿着一条递增的规律运动。笔者通过对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种种因素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如下结论:现金流通速度沿着递增规律运动,存款货币的流通速度沿着递减规律运动,总体货币也是沿着递减规律运动。
  • 论文
    王柯敬;王君彩
    1988, 0(02): 0-0.
    1984年本文作者之一发表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会计的统一性》的论文。作者在以后的一些文章中,又对此有了进一步的阐发。月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经济管理部门、会计理论界的重视。但是,从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工作的现状来看,这个问题都有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必要。本文拟从向题的提出、统一的必要性和统一的道路诸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欢迎批评指正。
  • 论文
    肖德长
    1988, 0(02): 0-0.
    基本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本建设管理,适当控制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提高投资效果,是保证实现国民经济第二步奋斗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
  • 论文
    黄秀琪; 鲍学曾
    1988, 0(02): 0-0.
    通过管理会计为经营管理者及时提供成本、利润等会计信息,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制订计划,以便促进经营管理合理化,有利于企业实现目标利润。因此,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是为了适应企业内部管理对计划、决策、控制、考核等方面的需要,科学地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据以作出衡量、评价和预测,并传达信息的一门科学。
  • 论文
    白俊文
    1988, 0(02): 0-0.
    经济界和理论界多数同志把预算管理体制概括为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即处理财政分配中的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财政分配关系包括哪些方面,人们看法并不一致。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之问划分财政管理权限和责任,以及划分财政预算收支范围的一项重要制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作为组织财政收支主体的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之间,关于财政资金支配权的两分形式。前者把预算管理体制的内涵看作是国家在财政方面管理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制度这项制度是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划分以及所负责任的关系。
  • 论文
    于宙然
    1988, 0(02): 0-0.
    金融企业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因此,在深化改革、加快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步伐中,必须很好地注意解决金融企业的经营机制呵题,健全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把责权利全面落实到金融企业中,把金融企业真正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