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4年, 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1994-11-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姜维壮
    1994, 0(11): 0-0.
    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下列政策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 论文
    徐焕东
    1994, 0(11): 0-0.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最终建立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理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必然面临一系列重大变化。政府部门和财政工作者,都必须适应这种变化,重新认识财政分配的特征、财政分配的职能任务;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和财政管理体制,拓宽理财思路、改进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和理财效能,使我国财政在整个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尽快走上健康、规范、有序运行的轨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 论文
    刘鸿来
    1994, 0(11): 0-0.
    金融作为管理货币的专业部门,其活动对经济的所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贷款的规模、结构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规模和结构;结算的快慢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周转速度与周转量,存款的量和结构决定着积累与消费的量和结构等等,诸如此类,说明金融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金融不稳定借助于金融活动的渗透力,必然引起经济的不稳定,经挤的不稳定使经济活动无序运行。当一种经济处于无序运行状态时,固有的经济规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必然要受到经济规律的制裁,当这种制裁转化为现实时,经济的发展就受到影响。因此,要想求得经济的良性发展,保持金融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 论文
    赵雪恒
    1994, 0(11): 0-0.
    国债是政府运用信用手段进行财政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国家用以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债将在资金市场上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
  • 论文
    李平生
    1994, 0(11): 0-0.
    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的流动与重组由于缺乏制度基础仍然面临困难,即使是股份制试点企业,由于国家股的转让和交易还不是一个很普遍的经济活动,国有产权基本处于凝固状态。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的产权运营与管理的现状既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理论界已经对国有企业产权的合理流动与重组作了有益的探索,在重塑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些理论依据,以指导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基本实践。
  • 论文
    唐才斌
    1994, 0(11): 0-0.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而充足的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落实的物质保证。因此,如何筹措到足够的社会保险基金就成为改革的关键。
  • 论文
    黄敏
    1994, 0(11): 0-0.
    有什么样的银行体制,就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过去我国的国有银行(即专业银行)沿用的政策银行体制,必然采用大一统、集中化的管理模式。而目前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其管理模式以及方法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出发点,重新构造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新模式。
  • 论文
    麦伟
    1994, 0(11): 0-0.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然而,在竞争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它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副作用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并且无法靠竞争自身的力量来消除。因此,必须有一种规则来规范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抑制并尽力消除竞争的副作用,这种规则就是竞争法。本文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及其规则作些探讨。
  • 论文
    吴元梅
    1994, 0(11): 0-0.
    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大量银行贷款沉淀、死滞于企业。一方面形成企业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迈向市场难以卸掉的包袱,另一方而造成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债权过多,同样形成了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障碍。因此,试图解决银企双重包袱,将企业难以归还银行的不良债权转变为银行持有企业股份的股权,这种思路正引起理论界的讨论和实业界的关注,本文亦试作探讨。
  • 论文
    许前作; 周洪涛;王淑范
    1994, 0(11): 0-0.
    资产负债管理是运用对称管理的基本原理,实行优化增量、搞活存量,保持资产负债适度规模和合理结构的一体化综合管理形成一种新的资产负债依存关系,促使资金营运在增强安全性的前提下正常流动,在有效的流动中获取最大效益,实现资产负债的最佳配置和良性循环,保障商业银行信用业务的稳定发展。它的基本原则是以负债制约资产为基础,以资产风险管理为核心,以提高经营效益为目标。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尚需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 论文
    姜作培
    1994, 0(11): 0-0.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约占80%左右。目前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亏损严重;二是资金短缺;三是设备陈旧,产品老化;四是社会效益差,国有资产流失严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企业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前景不容乐观。面对此种状况,下决心对部分小型企业的产权进行拍卖、实现民有民营是势在必行的,
  • 论文
    夏志良
    1994, 0(11): 0-0.
    对按照纳税所得计算的所得税(简称应税所得税)与按照会计所得计算的所得税(简称会计所得税)之间的差异,财务会计有两种基本的帐务处理方法,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本文试图从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性质出发,来分析、研究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原理、作用机制及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以期在这两种方法中作出必要的合理选择。
  • 论文
    李湘均
    1994, 0(11): 0-0.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财政纵向和横向不平衡及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全面实施,学习和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和运用转移支付制度的成功经验,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论文
    殷杰
    1994, 0(11): 0-0.
    引进公共经济理论,合理划分经济形式。资本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分为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私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向社会提供私人产品的经济形式;公共经济是为弥补市场的缺陷以非市场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形式。“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划分不是按产品的生产者性质和产品的最终归属划分的,而是按产品本身的特性划分的。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具备这两种特性的公共产品很少,大部分只具备其中一个特征。
  • 论文
    高文武
    1994, 0(11): 0-0.
    我国的拆借市场开始于1986年,它的出现是与“实贷实存”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实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有必要提一提“资金商品”这个概念。资金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要素都将表现为价值,并通过资金来完成其配置。如果资金不能成为商品,那么,完善的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因此,市场经济要求有资金商品化作为前提。而拆借市场在一定意义上则促进或部分地实现了资金的商品化。
  • 论文
    王玉玫
    1994, 0(11): 0-0.
    企业向社会公众提供赞助,既有利于公众,也有利于企业。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提高社会效益,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赞助活动,既为社会事业提供了资金等帮助,使其得以顺利发展,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又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履行了社会责任,易获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这正是现代市场营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