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财政支出规模边界的科学确定,不仅关系到社会投入公共安全领域的财力保障程度,也将影响百姓安居乐业民生诉求的实现程度。笔者吸纳监管经济理论,构建了公共安全财政支出供求分析框架。通过中国样本数据检验证实:(1)以公共安全财政支出占总体财政支出比重指标考量,政府用于公共安全投入的财政承担能力尚未有明显变化;(2)社会稳定状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入世以来的社会稳定形势值得警惕,公共安全财政支出的社会需求不断攀升;(3)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证实,公共安全财政承担能力和社会稳定之间具备长期均衡关系。鉴于此,提出了公共安全财政支出边界确定及其动态调整的政策建议。
公共财政改革从表象上看似乎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如果从内涵上分析,其实质是政治问题。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没有比民生与公平透明的分配体制与机制更为重要的问题。回顾既往的财政体制改革,基本上集中在财政体制内部的收入与支出形式上。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就现实而言,牵涉重大政治意义的是收入分配改革,并非财政体制内部收支形式的变动,而公共财政改革的关键是建立适合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因此,在设计对传统的财政体制改革思路时,再不能停留在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上,必须从社会发展战略的角度,打破传统的国民收入分配,建立具有时代意义的旨在调节公平分配的公共财政内在机制。
笔者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做了历史溯源,阐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地方债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和当今地方政府不断扩张的债务规模背后的风险及其对地方财政、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的影响。结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逐条讨论《决定》中有关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的思路,并提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未来改革走向和措施。
笔者选取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台湾、香港、澳门外)2005—2012年各年的截面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筛选了12个解释变量及4个表示区域的虚拟变量指标,构建了衡量农村金融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东部的农村金融发展明显优于其他三个区域,且农村经济投资水平、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邮电道路等方面的建设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有显著正向和推动作用。
自然灾害是造成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重要因素,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有利于稳定农民收入、降低贫困发生率。受财政补贴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当前中国民族地区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显著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导致农业保险的扶贫效应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两地农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的公平性问题也日益凸显。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农业保险的险种结构,设计灵活的保障水平和保费补贴组合供农民自由选择,并将拨付给民族地区的部分扶贫资金转化为保费补贴的方式发放,以发挥农业保险扶贫的杠杆效应,帮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创业投资中,可转换证券的关键属性是依据不同的退出方式分配现金流:在出售的情况下不转换,VC持有优先工具,获得优先现金流,但在IPO情况下自动转换,双方都持有普通股。如果创业企业IPO,可转换优先股保持均衡的激励;如果选择出售创业企业,VC仅在此时获得优先现金流。相机控制权是重要的,它不但有助于扩大融资额,还有助于避免无效的退出。融资结构、控制权和退出选择三个问题紧密相关。
中国股票型基金的主动性份额(Active Share)管理绩效是否具有周期性特点,与国外同类基金有何差异?笔者运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对主动性份额和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基金净值及费率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只有在市场指数下跌的阶段,主动性管理程度高的基金才能表现出更好的投资业绩,且基金净值与主动性份额出现负相关关系。基金经理出于市场风险等因素的考虑更趋于被动型投资,进行主动性管理的意愿并不强烈,择股和择时能力仍有待提高。
笔者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采用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2005—2012年财务弹性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危机时企业更注重财务弹性的作用,边际财务弹性价值低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顺周期。同时,负债不足比过度负债的企业更不情愿增加负债,证明了财务弹性也是资本结构非对称性调整的原因之一。笔者将财务弹性纳入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影响因素的研究范畴,扩展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的范畴,并为企业提供了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2010和2011年中国证券A股市场IPO家数分别为349和282家,表明证券市场进入了急速扩容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IPO公司盈余质量如何,就成为资本市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主要以2007—2011年证券市场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研究这一扩容时期对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7—2011年IPO公司存在显著地增加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并使得2007年、2010年和2011年全部上市公司操控性应计显著异于零。同时,同2007—2009年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相比,扩容时期2010年和2011年IPO公司当年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提升;四大会计公司审计能够显著抑制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国有控股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低于非国有控股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舒尔茨、诺斯、戴维斯等经济学家运用新古典供求分析方法建构的制度均衡理论,在形式上虽然具有完美性,但受微观和边际分析的局限,其所研究的制度变迁在内容、方式、动力和性质等四个方面与转型国家的转型存在巨大差异。鉴于此,转型国家只有突破新古典制度均衡理论的边际分析框架,着眼于制度结构并发挥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的积极作用,才能确保经济体制平稳转型。
物流模式决策是关系到B2C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成败的战略决策问题。笔者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运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构建了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决策的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的特点及其关联性,尝试将网络分析法(ANP)和理想点法(TOPSIS)相结合,并运用于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决策。最后,通过一个案例验证了所建决策模型的有效性。
2014年开始的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战略将使北京、天津、河北实现优势互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推进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城市群建设。笔者认为,京津冀区域商贸合作的必要性在于它既是区域一体化战略及产业协同发展的要求,也是商贸行业寻求自身变革的选择,为此,基于京津冀区域目前商贸业的发展现状及实践中的创新,笔者提出,在京津冀区域商贸合作中,应在突出现代商贸服务功能,创新合作模式,构建现代商贸体系,推动传统商贸企业改革及转型等方面探寻新的合作路径。
针对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力弱、资源管理不科学、研发能力欠缺等不良现象,笔者构建其成长力管理框架,对成长机理进行深层次剖析,鉴于资源及能力观研究综述列示驱动成长的资源能力集,运用德尔菲法从中获取企业成长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基于因素间交互影响考察而进行递阶结构模型(HSM)分析。研究发现: 政策扶助政策、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组织变革能力、技术水平对企业成长力具有关键性影响。基于此,探究其成长力强化路径,涉及到企业成长策略及政府扶助政策,以有效提高企业绩效,实现战略性成长目标。研究结论为当前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中小微企业成长扶助及规划管制给出经验证据及决策依据。
我国当前正处在由“低成本要素驱动”进入“创新驱动”转变的阶段,作为创新主体,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是人们长期且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深入分析了社会外源性投资不足、劳动用工困境等因素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的制约,以及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不足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是中小企业利润增速过小的核心原因。面板数据的计量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增长贡献巨大。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途径,首要地在于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给予企业家有效的激励从而带来强烈的创新动机,并且具备稳定的创新团队,能够提供研发方面的资金保证,在此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最终通过对成熟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规制性的知识,不断指导中小企业长期持续地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
开放式创新打破了企业边界,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体现出新的特征。笔者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按照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方式重新划分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项子能力,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循环提升的“水池-水泵”机理,并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了开放式创新对各项子能力的影响方式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