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财政税收
  • 财政税收
    杨宝剑;杨宝利
    2013, 1(02): 1.

    政府间纵向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上下级政府围绕着各种经济利益不断博弈的动态过程。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政府间纵向分权竞争的激励机制原理,并从政策创新、财税利益等方面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表现及激励效应。完善建议包括中央应打造"扁平化"的政府管理模式,缩短委托代理的信息链条、构建指标多元化的地方官员考核体系等。

  • 财政税收
    叶莉;马超
    2013, 1(02): 7.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保证经济水平稳步增长的同时,还担负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任 为了调整现有投资分配方案,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双重目标,本文建立了非竞争性投入产出预测模型,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视角,预测在不同财政支出分配方案下,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测算结果可知,在当前形势下,若新一轮财政投资计划仍沿袭原有投资分配方案,则不仅无法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双重目标,而且会增加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而适当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扩大保障安居工程 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则可有效地避免经济触底,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

  • 财政税收
    白彦锋;王 婕
    2013, 1(02): 14.

    中国自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税收高增长是否只是特殊现象,世界其他国家是否也在经济腾飞期存在税收收入高增长的问题,中国税收收入波动是否存在某种周期规律,2012年税收收入增速创近年新低是否预示着中国税收高增长时代的拐点到来? 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文从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税收收入波动的特点,并同美国和日本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税收的周期性变化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国税收收入未来增速逐渐下降将在所难免。

  • 财政税收
    武 辉
    2013, 1(02): 20.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当前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针对各地税务机关在探索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运用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来保障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顺利推行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

  • 金融证券
  • 金融证券
    陈焱;李萍;刘涛
    2013, 1(02): 25.

    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建立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效互动 引导关系的基础之上 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基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互动; 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前一期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而股指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中贡献度较低,在偏离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其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提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建议。

  • 金融证券
    季仙华;齐兰
    2013, 1(02): 31.

    本文采用多元VAR分析方法,对我国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并且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 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加快提升银行效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 金融证券
    杨德勇;彭博
    2013, 1(02): 35.

    过度自信作为一种认知偏差,会导致投资者将投资收益归因于自身出众的投资能力与信息优势,从而在接下来的投资活动中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外化的集中体现便是过度交易行为 根据过度自信投资者理论模型,结合我国股市投资者的特征,文章尝试提出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引起过度交易的两个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普遍存在过度自信引起的过度交易行为; 随着股市不断发展,投资者过度自信引起过度交易的程度将有所降低; 同时相比熊市而言,在牛市的情况之下投资者过度自信引起过度交易的程度越高。

  • 金融证券
    郑春东;亓海鑫;王 寒
    2013, 1(02): 42.

    本文从服务品牌延伸的视角研究了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业务延伸的消费者评价问题,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母品牌质量 银行业务与新延伸业务之间的感知契合度( 替代性 互补性 转移性) 对消费者的延伸业务评价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母品牌质量的作用尤为突出 因此,率先通过品牌延伸方式进行混业经营的应该是母品牌感知质量较强的商业银行,另外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混业时应率先延伸到与银行业务感知契合度较高的新业务。

  • 经济管理
  • 经济管理
    胡建生;纪 明
    2013, 1(02): 48.

    在需求分析框架下,本文综合运用OLS、 可变参数模型状态空间表示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78-2010年需求扩张及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978年以来,提高消费需求比提高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更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997年以来,消费率快速下降,消费需求的产出弹性快
    速下降,致使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强的消费需求约束现实条件下,政府应通过大幅度提高消费需求优化投资需求及净出口需求等政策措施来扩大内需进而调整需求结构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经济管理
    王 晓
    2013, 1(02): 53.

    收入流动是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笔者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分析发现: (1) 在考虑到收入流动的情况下,城镇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并没有各个单独年份的收入不平等那么严重; ( 2) 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的缓解程度取决于收入流动的自身变动情况,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在2000年后呈现整体下降态势,其对我国城镇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的缓解程度也出现下降。(3) 导致阶层固化的收入流动不利于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这也解释了进入2000年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缓解程度呈现明显下降。

  • 经济管理
    鲍银胜
    2013, 1(02): 59.

    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储蓄形成原因的分析,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并不完全是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形成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 体制性变革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外部投机资金入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由非生产力因素形成的居民储蓄,并不能作为居民真正财富的代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改善我国居民储蓄结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刺激消费,使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提高的实现路径,提出了相关对策

  • 经济管理
    范亚舟
    2013, 1(02): 66.

    中国的高储蓄率和较为严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鲜有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 在对储蓄率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基于中国1978-2010年数据的研究发现: 基于基尼系数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对国民整体储蓄率和私人部门储蓄率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公共部门的储蓄率具有反促进作用; 理论意义上对储蓄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对我国的储蓄率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深入地分析了该原因。

  • 经济管理
    林莎;雷井生;刘彬
    2013, 1(02): 73.

    本文从外部环境的视角出发,以美国等十个中国企业主要海外投资地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和总体评价。研究发现: 第一,经济因素、法制因素、文化因素、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指标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意愿选择存在正影响关系,自然环境、技术创新、文化因素则表现不明显。第二,在不引入柔性因素的情况下,经济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上述指标每增加 1%,将分别引起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额增加 0. 0772% 、0. 0293% 、0. 0030% 、0. 0208% 。第三,法治环境、行政效率以及投资效率指标增加 1% ,分别引起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增加 0. 02510% 、0. 0009% 、0. 0352%。

  • 经济管理
    孔 煜;魏 锋
    2013, 1(02): 80.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房地产预售与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因素以后,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预售与我国房地产总投资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间接证明房地产预售指标反映的开发商过度自信情绪是影响房地产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 经济管理
    刘 刚;胡增正
    2013, 1(02): 86.

    本文首先采用 1983 - 2010 年的全国总体数据,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影响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从检验结果来看,人民币升值和工资上涨无论长短期内均会抑制 FDI 流入,而经济增长会促进 FDI 流入; 汇率和经济增长为外商直接投资单向的 Granger 原因,而工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不存在 Granger 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对 1990 -2010年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对东北地区 FDI 流入的影响最小,其影响程度远小于平均水平; 工资上涨对东部 FDI 流入的影响最小; 经济增长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FDI 流入的影响程度均大于平均水平,而对东部 FDI 流入的影响程度小于平均水平。

  • 经济管理
    郭 丹
    2013, 1(02): 91.

    人力资本的有效激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保障制度的安排,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需求越来越成熟,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保障制度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度建设的必然。本文以全国 20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保障制度建设的需求,以此为基础构建以内部保障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