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2年, 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2-04-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吕志华
    2012, 0(04):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经典的内生增长框架中引入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因素,分析了持续经济增长条件下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由各项支出对产出的边际贡献程度决定,在最优支出结构中,各项财政支出的占比应与其边际贡献程度成正比。中国财政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的最优比例约为7:3。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正逐渐向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收敛,但仍应进一步降低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比重。
  • 论文
    张国红
    2012, 0(04):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经济放缓及国际贸易萎缩,促成各国推行出口增长战略促进经济复苏,引发包括关税变化的贸易政策调整,使得关税在金融危机时期成为各国主要但非唯一的贸易保护工具,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及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等发生巨变对形成2009年以来全球关税发展的特征、原因及趋势影响重大。
  • 论文
    刘生华
    2012, 0(04):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纳入税收试点的物流企业只是物流业的少数龙头企业,大多数物流企业享受不到税收减免的优惠。营业税要进行进一步改革,根除重复征税的弊端;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广,税基宽,扩围更能发挥它的中性功能,增值税扩围势在必行。中国应加快推进物流税收综合试点改革,为所有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财税政策支持。对物流企业实施从经营、利润分配到资源等一揽子税收综合改革政策,并对这些企业的经营及纳税情况进行跟踪,实行全面动态管理。
  • 论文
    周冰;苏治
    2012, 0(04): 0-0.
    本文在区分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的基础上,通过论述不同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传导机制,得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调控当前中国房价时更加有效。根据传导机制的逻辑推演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结果,本文认为调控房价的重点在于从严控制货币供应量,同时应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扩大社会闲散资金的投资渠道,并尽快建成多元化的住宅保障体系。
  • 论文
    任木荣;苏国强
    2012, 0(04): 0-0.
    货币政策手段是房地产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就是将住房的实物供求调控转化为房地产开发与需求的资金供求调控。本文把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工具,论文通过分析表明:利率政策、信贷政策以及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影响房地产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成本以及资金预算约束从而可以影响房价,但由于供给与需求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弹性的差异导致房地产价格调控存在不确定性,房价的调控还需要辅以其他政策工具。
  • 论文
    廖芙秀;颜芳
    2012, 0(04):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银行体系的构成中,国有银行起着主导性的地位,在国有银行的改革当中,产权问题处于核心地位。本文对中国银行后产权改革阶段进行评价,认为国有产权还是私有产权并是问题的关键,与经济、政治制度条件相匹配的产权结构才是最有利于一国银行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国有控股的产权结构对银行体系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银行业产权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区别对待,最终目标是促进金融和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 论文
    王海军;姜 磊
    2012, 0(04):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整理发现,现有的研究承认政治风险对于跨国公司FDI具有重要负面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均将政治风险视为外生政策变量,无法回答政治风险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什么,也无法解释政治风险影响东道国与跨国公司利益分配的具体途径。通过建立一个古典内生模型,提出技术外部性假说,首次将政治风险纳入到理论模型分析框架中去,从而实现政治风险的内生化。研究发现,技术外部性是决定政治风险大小的重要原因,进而也决定了东道国与跨国公司的收益分配,跨国公司的最优投资策略应该与东道国不没收外资的激励相容。
  • 论文
    何青松;左峰;郭艳丽
    2012, 0(04): 0-0.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是涉及中国企业能否借助外资实现技术进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问题。由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地区与行业情况各异、外资来源国别互不相同,对这些异质性研究对象进行总合性分析,研究结果具有累计性偏差。本文以威海为例,分析韩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发现所有行业都得到后向正溢出效应,生产者驱动型行业则获得显著的前向正溢出效应,除了生产者驱动行业,其他行业都出现显著的行业内负溢出效应。上述研究结论与对山东进行总合性分析的文献所得出的结论不同,因此,对不同价值链类型的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来源地外资应该制定不同的外资政策。
  • 论文
    闫云凤
    2012, 0(04):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欧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中欧商品贸易转移的碳排放对中国和全球的碳排放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欧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欧盟是通过增加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而减少其国内生产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则其承诺是将是毫无意义的。本文建立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对1995-2010年中欧贸易的碳排放转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国际贸易,中国有2.99%-8.85%碳排放是为欧盟消费而排放的,而从欧盟进口所承载的碳排放只占0.17% -0.73%。产生巨大的碳排放转移的原因除了中欧贸易不平衡外,还有贸易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差异,因此,中国为欧盟各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欧盟应为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
  • 论文
    刘海建
    2012, 0(04): 0-0.
    在企业战略演化的过程中,战略惯性对于维持战略动态与静态的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对于战略惯性的内涵、测量与情境化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阐明。本文中,我们力求探讨这些问题。我们的本意不在于在现有成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实证的理论框架并验证之;而是在现有领域理论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理论梳理和总结,对战略惯性的概念、测量、方法论、情境化问题提出了一个演绎的理论框架,为将来的实证研究学者提供一个实证的研究基础。我们认为,在我国管理学理论与知识创新日益走向国际化的今天,这种基础性的归纳与演绎尤为重要。
  • 论文
    赵岩;范文祥;杨菁
    2012, 0(04): 0-0.
    本文采用进出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贸易结构对三次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并没有拉动我国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是具有严重的挤压作用;加工贸易出口对于产业升级的效应不强,而进口中间产品制约了三次产业的升级;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弹性之和为负。
  • 论文
    王雪瑞; 葛斌华
    2012, 0(04): 0-0.
    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该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瓶颈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发展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Moran指数检验,运用SLM模型和SEM模型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OLS模型和面板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了空间因素的SEM模型具有更优的估计效果。最后,文章从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和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两个方面,给出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论文
    郑中华;袁东
    2012, 0(04): 0-0.
    购买力平价理论(PPP)是不同国家之间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巴萨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系统论述了真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产生系统性偏差的原因。本文借鉴巴拉萨-萨缪尔森关于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在“巴萨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提出并推导了一国区域间购买力平价的修正模型,最后通过修正后的模型分析了导致一国内区域间货币实际购买力差异的原因。
  • 论文
    许可
    2012, 0(04): 0-0.
    本文进行了理论的交叉与创新研究,将政府战略管理中的张力理论引用到政府战略性群体决策组织方式机理研究中,对政府战略性群体决策组织方式中张力的主客体、环境、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通过战略议题识别将战略性项目群体决策的战略议题类型划分为六类。根据环境中利益相关者的回应程度和项目决策压力两个维度,将战略性项目群体决策的张力环境分为四类,并针对每类采取相适应的组织方式进行具体分析。本文认为政府部门在进行战略性项目群体决策时候,如能依据具体环境情景采用科学的、相匹配的组织方式,对提高政府战略性项目决策的效率、效能有重要的作用。
  • 论文
    洪娟;廖信林
    2012, 0(04): 0-0.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 论文
    薛伟玲;陆杰华
    2012, 0(04):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2008年数据集基础上,建立稳健回归模型,探讨老年人口日常健康照料成本的性别差异问题。结果表明:尽管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性别变量对老年人日常健康照料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作用都变得不显著,但是仍然可以发现由于女性老人的“多重弱势”地位增加了其对日常健康照料的需求,同时也由于其支付能力较低而压抑了其日常健康照料需求的满足。伴随着老龄化进程深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增加女性老人的日常健康照料支付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