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8年, 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1998-12-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李保仁
    1998, 0(12): 0-0.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会我党在当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全局性的拨乱反正,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在我国革命史上树起了一座雄伟的里程碑。
  • 论文
    王柯敬
    1998, 0(12): 0-0.
    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大,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试验,国有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改革还有待深化,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函需解决的问题,但20年企业改革的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
  • 论文
    姜维壮
    1998, 0(12): 0-0.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过了20年。20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这次大会在我国近代史上,是又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更是一次光辉实践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我国社会全而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建国以来人民得到的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20年。在世界上,经济增长年均速度居第一位。1998年我国按人均收入水平,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香港的胜利回归,百年国耻得到洗雪,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大大提高。对我国20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世界银行专家作出如下的评价:“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
  • 论文
    侯荣华
    1998, 0(12): 0-0.
    恩格斯早在1876年《反杜林论》中,在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探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基本原则时就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 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计划和市场问题的最早论述。列宁根据上述理论和俄国革命经验,于1906年首次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并把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在一起。以上是在120年和90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对计划和市场关系所作的论述。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重视商品货币和市场作用的,并且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应该保留商品货币关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 论文
    商季光
    1998, 0(12): 0-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走过了20年的改革开放道路,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场宏伟壮观的历史变革中,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加强,突出表现在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现在已接近1万亿美元。
  • 论文
    吴慎之
    1998, 0(12): 0-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制是经济体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既决定于经济体制,又反作用于经济体制。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金融体制进行了改革,金融业也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地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而:一是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二是加强和改善了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金融宏观调控正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二是分离了政策性金融,推动了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化。四是实现了外汇并轨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五是逐步建立健全了金融法规。20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金融运行机制已向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由于金融体制属于综合性体制,它的改革与财税、投资、外贸以及企业制度各方面的改革密切关联,相互制约,因而通过金融体制改革不仅为经济运行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而且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论文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
    1998, 0(12): 0-0.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保险业已走过了49年的历程,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成绩斐然,前景可观。
  • 论文
    汤贡亮
    1998, 0(12): 0-0.
    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税制改革是众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闸选择在分配领域,以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作为突破口,以变动国家财政与企业的财政税收上缴关系为先导,在全社会展开——这就是1978 -1980年的利润留成制、1981 -1982年的盈利包干责任制及其后1983、1984年的二步“利改税”。
  • 论文
    王允平
    1998, 0(12): 0-0.
    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改革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建国以来我国会计改革有二次,改革开放以来这次会计改革不是在原有财务会计制度上的修修补补,而是一个模式性的转换,是我国会计核算模式的根本转变。2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过渡,然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的会计改革也是沿着这一过程进行的,回顾会计改革的20年我国会计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
  • 论文
    奚淑琴
    1998, 0(12): 0-0.
    1978年12月,十一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1982年宪法规定在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明确了审计监督的宪法地位。十几年来,审计监督工作在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强化廉政建设等方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论文
    何清波
    1998, 0(12): 0-0.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纳入国家计划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由国家统一安排。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经营决策权,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利润分配权都集中在国家,并由国家替企业承担经济责任和财务风险。显然,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财务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这种财务主体错位的状况不改变,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不起来的。
  • 论文
    甘功仁
    1998, 0(12): 0-0.
    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从根本上解除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为克服多年来的“左”倾指导思想,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按正确方向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邓小平同志从当时的情况出发,特别强调要加强人民民主,并目_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段话被概括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 论文
    巴图
    1998, 0(12): 0-0.
    近年来,知识经济成为中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形态已经在我国初露端倪,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已经开始了其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经济而貌的进程。
  • 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课题组
    1998, 0(12): 0-0.
    目前,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的问题暴露较多,究其原因,有法规制度上不完善问题,有上市公司本身的原因,也有审计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几个问题进礼分析和探讨。
  • 论文
    黄桦
    1998, 0(12): 0-0.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主要以城市为基础,现收现付式的待遇固定的养老制度,其特点是它的覆盖而主要是城市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部门,而各地的非国有部门在近年养老制度改革中按照政府强制性要求加入现行养老制度的只有20 %-90%。但现在许多地方的非国有部门已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就业岗位。这就意味着有相当大部分非国有部门的就业人员未纳入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在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有部分政府部门分流人员可能进入非国有部门就职,这部分人员是否能有效纳入养老保障体系尚是未果问题。
  • 论文
    刘云龙
    1998, 0(12): 0-0.
    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世界科技的发展速度及知识更新的速度将加快,从技术革命到产业革命的周期缩短,技术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也将缩短。对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是其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知识经济 经济发展
  • 论文
    马海涛
    1998, 0(12): 0-0.
    财政改革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来,我国财政改革走过了一段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不平凡的历史。国家财政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过去集中型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的弊端,从下放财权和财力入手,进行了各项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财政政策的调整。20年的财政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以便使改革达到预期的目的。
  • 论文
    张鹏越
    1998, 0(12): 0-0.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的需要,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以公开招标等方式从国内外市场统一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之后,特别是二战后逐步制度化、法制化的。它不仅是政府满足自身需要的措施,也是政府加强预算支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强化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情况下,政府采购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工具之一。
  • 论文
    丁邦石
    1998, 0(12): 0-0.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目标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从而遭受损失或获得超额收益的一种可能性程度。本文就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成因及特点、从管理的角度对风险加以控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 论文
    程玉英
    1998, 0(12): 0-0.
    俄罗斯自1997年夏季至今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危机四起,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尽管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摆脱危机的举措,但收效甚微。本文将从俄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评析。
  • 论文
    冯建
    1998, 0(12): 0-0.
    在我国经济运行体制全而向市场化转变的今天,经过十数年的快速发展,低层次的商品短缺经济现象已基本上消失,各类商品(包括一部分服务)在市场上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相对的过剩。国内许多大中型工业企业,特别是相当多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实现产品转型换代、重新打开并占领市场、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出新经济增长点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这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目_也与国有企业改革能否获得成功密切相关。迈克尔?波特在其著名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中,曾经明确地为企业指出有二种基本的发展战略,即: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和集聚战略,并为什么样的企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选择何种战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然而,在选定何种发展战略之前,摆在企业决策者而前最为困难又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却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商业机会如何寻找、发现、创造和把握?没有这个问题的解决,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其实根本就无从淡起。所以说,企业只有拥有了商业机会,才具备了制定与实施经营战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