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83年, 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3-02-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赵春新
    1983, 0(02): 0-0.
    本文讨论了财政的基本特征。一,国家利用财政手段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二,财政是国家作用于经济的分配杠杆,是巩固政治统治的工具;三,国家行使财政权力为客观经济规律和阶级力量变化所制约。
  • 论文
    陈嘉亮
    1983, 0(02): 0-0.
    正确认识对重要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在特定条件下的积极作用,搞清楚由此形成的价格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缺陷,在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前提下,探索改进超购加价的办法,这是当前价格理论和财经工作实践上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新课题。
  • 论文
    梁治
    1983, 0(02): 0-0.
    在财政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对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加强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进一步稳定经济、促进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实事求是,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必由之路。
  • 论文
    胡中流
    1983, 0(02): 0-0.
    当前,工商税改革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当前工商税主要问题是税制结构不合理和税法不健全。本文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等四方面分析了工商税改革的问题。
  • 论文
    王柯敏
    1983, 0(02): 0-0.
    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信用形式集中较大一部分更新改造资金,既能保证各企业在设备更新时间到来之时的资金需要,又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资金调度,集中财力保证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地推进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保证顺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地发展。
  • 论文
    侯荣华
    1983, 0(02): 0-0.
    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我国的宏伟战略目标。而研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几个问题。
  • 论文
    王珺
    1983, 0(02): 0-0.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资金主要是依靠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的积累,要靠自力更生。但是,我国人口多,家底薄,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份就有一定限度。因此,在保证独立自主的条件下适当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用于提高科学技水平和生产能力,.也是必要的。
  • 论文
    麦履康
    1983, 0(02): 0-0.
    本文是对“建立双轨预算”的一些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和税收是性质相同的经济范畴;二,“双轨预算”不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需要;三,“双轨预算”,难以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四,还是“单一预算”比较实用。
  • 论文
    何清波
    1983, 0(02): 0-0.
    固定资产补偿基金的来源问题值得研究。“更新改造资金来源于产品销售收入”这一观点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 论文
    孙昌湘
    1983, 0(02): 0-0.
    我国会计与美国会计有很多不同,与苏联会计也有区别,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讨论了我国会计自身的一些特点。
  • 论文
    周策群
    1983, 0(02): 0-0.
    我国的储蓄量不断增长。对于储蓄的意义和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储蓄有重要作用,必须大力开展;另一种则否定了储蓄的作用。作者赞同前一种观点,并对此展开了论述。
  • 论文
    谢盛金
    1983, 0(02): 0-0.
    本文讨论了学习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提高对社会主义保险的认识。主要谈了一下三点:一,总结历史,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原则办事;二,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三,社会主义保险基金的特殊性。
  • 论文
    石映喜
    1983, 0(02): 0-0.
    目前,农村己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队推行了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包干到户的实行,深刻地意味着农村商品生产形式和商品流通形式的转变使农村社员群众真正掌握了生产和流通的自主权。为适应生产流通形式和对象的变化,在全面考虑金融部门的各项职能相互关系的同时,必须着手改革城乡结算形式。
  • 论文
    王兴纪
    1983, 0(02): 0-0.
    农村信用社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广大社员群众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是农村的集体金融组织,在促进农业生产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信用社又是农业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在执行农村金融政策,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尤其是在组织动员广大群众闲散游资方面,日益成为国家银行的得力助手。
  • 论文
    科智
    1983, 0(02): 0-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分析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谈到劳动力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结合的特殊性时指出:“任何商品生产的经营都同时成为剥削劳动力的经营。”(《马恩全集》第24卷第44页)如何理解这句话,马克思这里讲的“任何商品生产”是否也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迄今我国经济理论界未见有多少意见,虽然有人对这句话的译文的准确性提出了疑问,但迄今仍然含意混沌。教学中同志们也有分歧的看法,甚至意见相悖。本文想谈谈个人对这一论点学习的理解,以教正于同志们。
  • 论文
    凌大珽
    1983, 0(02): 0-0.
    《商君书》是商鞅和他的同道者共同的著作。原有二十六篇,现存二十三篇。书中对人口问题与劳动力问题并没有专篇,但它在这两方面有独特思想,而且大部分当时已付之实施,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本文就书中这两部分政策思想作个介绍并初步作些评论。
  • 论文
    黄贤墉
    1983, 0(02): 0-0.
    本文讨论了清末至北洋军阀时期帝国主义对华金融侵略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增设银行,执行资本输出;二,吸收中国社会资金增加资本进行扩大再剥削;三,通过政治借款操纵中国财政经济。
  • 论文
    叶振鹏
    1983, 0(02): 0-0.
    财政是社会再生产中社会产品分配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模式下,财政在社会产品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制度,使国家财政分配成为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有计划地组织、调节和控制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枢纽作用。
  • 论文
    黄书凤
    1983, 0(02): 0-0.
    美国刚刚从新的一次经济危机(一九七九年四月至一九八0年八月)中摆脱出来,随着它的高利率开创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和追逐美元升值之后,又引起了一九八一年八月以来持续一年多至今未止的衰退,陷入了高利率、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深重债务以及贸易逆差的困境。本文论述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