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财政税收
  • 财政税收
    符大海;鲁成浩;秦伊伦
    2021, 0(2): 3-17.
    笔者以我国2014年和2015年先后实施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内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税收优惠政策从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两个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并且这一效应对重资产企业、长资产期限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通过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和降低融资成本等缓解企业外源性融资约束的渠道来促进企业出口增长。本文结论对我国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财政税收
    胡华
    2021, 0(2): 18-30.
    个人所得税的APK排序效应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导致部分高税前收入者的税后收入低于部分低税前收入者的税后收入。通过图形法,笔者证实APK排序效应必然存在;对比分析1980年至今6个版本个人所得税制下的APK排序效应,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的APK排序效应呈现长期下降的态势,相对于1980年,现行个人所得税的APK排序效应已降低了96%;但仍有4131%的家庭、4175%的人口、7362%的税前收入、4160%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受到排序效应的干扰;比较研究五种个人所得税模式——分类单独申报模式、分类家庭申报模式、城乡统一单独申报模式、综合单独申报模式、综合家庭申报模式,发现综合单独申报模式能有效遏制排序效应;基于Stata15.0,采用编程法,在综合单独申报模式下,计算了93 750种个人所得税制的排序效应,找到了排序效应最小的个人所得税制。
  • 金融保险
  • 金融保险
    王德;李建军
    2021, 0(2): 31-39.
    P2P网络借贷平台借助网络化优势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风险也急剧增大,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本文从平台经营模式角度分析,认为我国平台经营模式大多已经异化为信用中介,在缺乏相应监管的市场化竞争中,平台筹资成本过高,成为引发平台利率风险的重要原因。本文使用筹资成本与市场化影响因素关系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年内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平台年内成交规模以及投资者人数均对平台筹资成本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不同规模平台受市场影响的方面和程度存在差异,小规模平台易受平台数量影响,大规模平台最关注投资者人数,而中等模型平台在三个方面都受影响。笔者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平台风险监管相应建议。
  • 金融保险
    周爱民;刘晓孟
    2021, 0(2): 40-54.
    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在汇改后逐渐提升,故有效预测汇率波动成为央行、外汇管理局以及外贸公司等汇率敏感部门的迫切需求。传统波动模型中的线性假设与较低的包含高阶滞后项能力限制了其预测精度。为提高汇率波动的预测水平,文中结合目标预测变量与非参数回归方法对美元、欧元及日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了不同预测期限的滚动窗口预测。通过损失函数与预测能力检验,本文发现基于目标预测变量的非参数方法较经典波动模型可显著提升汇率波动预测的精度,且对不同币种、预测期限及损失函数都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
  • 财务会计
  • 财务会计
    余怒涛;张华玉;李文文
    2021, 0(2): 55-72.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逐渐在国际上受到重视,然而究竟是通过威胁谁进而影响企业决策却并未得到一致认同。本文从投资效率视角出发,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融资融券制度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检验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以及究竟通过威胁谁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会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通过对退出威胁发挥治理作用的机制分析发现,非控股大股东主要通过威胁管理层达到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效果,而对控股股东的威胁效果甚微;考虑产权特性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退出威胁强度越大、退出可信度越高、非控股大股东数量更多以及总持股比例更高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效应越强。本文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行为的互动研究,并认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究竟通过威胁谁进而发挥治理效应需视企业的具体决策项目而定,而不能一概而论地按照不同国家股权结构差异划分其威胁对象,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其治理对象之间的关系。
  • 财务会计
    郭建鸾;简晓彤
    2021, 0(2): 73-88.
    作为资本市场中信息的挖掘者、 传递者以及企业未来经营的预测者, 分析师具有信息中介和外部监督作用。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程度能够约束高管在职消费水平和超额在职消费水平。 此外, 本文还将分析师监督能力和企业异质性纳入在职消费的分析中, 结果显示分析师关注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披露质量更高的企业中更显著。 监督能力越强的分析师更能约束高管在职消费行为。 在进一步讨论中, 本文验证了在职消费在分析师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的中介效应。 分析师关注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和自选择问题之后仍然存在。 研究结论从高管在职消费视角, 为我国分析师监督作为企业外部公司治理的有效机制提供了系统性证据。
  • 理论经济
  • 理论经济
    孔丹凤;陈志成
    2021, 0(2): 89-101.
    调整信贷结构, 扶持民营、 小微企业发展是结构性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以定向中期借贷便利为例, 剖析了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 “定向降息” 机制在信贷资金调控与经济稳定两方面的作用。 研究发现, 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 “定向降息”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下游民营、 小微企业, 促进目标企业发展, 具有 “降成本、 调结构” 的功能。 而下游企业发展会对上游企业形成需求拉动效应, 有助于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与经济稳定的双重经济目标。 进一步分析表明, 在信贷萎缩、 金融风险上升的情况下, 结构性货币政策容易引发上下游企业产出背离, 削弱经济内在稳定性。 因此, 央行应特别注重通过降准等其他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整体流动合理充裕, 为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流动性环境。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周泽将;卢倩楠;雷玲
    2021, 0(2): 102-117.
    薪酬作为激励独立董事发挥监督职能的重要机制, 其能否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值得关注。 笔者以 2007—2018 年间中国资本市场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实证考察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及其情境特征。 研究发现: 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显著抑制了企业违规行为, 表现为独立董事薪酬越高, 企业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越低; 与非国有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中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 内部控制质量强化了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的经济后果检验揭示, 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本研究从薪酬激励视角考察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发挥状况, 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企业违规行为抑制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论丰富了有关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方面的现有文献, 有助于厘清薪酬激励提升独立董事履职效率的作用机理, 同时也为如何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 工商管理
    杨楠
    2021, 0(2): 118-128.
     网红主播借助直播平台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 在传递产品信息和品牌形象的同时, 可以增强受众对产品的信任感, 进而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 已有研究成果都主要聚焦于网红信息源特性与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 尚缺乏有关网红直播带货对品牌态度影响机制的探讨。 笔者基于信任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 以通过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探讨了网红直播带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 网红直播带货的专业性、 匹配度和关系强度均对消费者信任有显著促进作用, 而且专业性和匹配度对品牌态度有积极影响; 通过网红直播传达品牌的相关信息, 会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 在此过程中消费者信任起到中介作用; 感知质量则在消费者信任和品牌态度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本研究通过构建网红直播带货与品牌态度关系的理论框架,以网红直播带货与消费者信任的关系为切入点展开分析, 拓展了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的理论研究, 有助于管理者从专业性和匹配度等维度理解网红直播带货的的复杂效应, 从而精准筛选网红, 提升消费者黏性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