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财政税收
  • 财政税收
    黄春元;刘瑞
    2020, 0(4): 3-14.
    党的十九大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区域差异不仅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债务增长机制分析中的关键因素。基于此, 笔者利用2005—2015年中国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债务增长的影响机制,尤其是区域差异对地方债务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赤字和基础设施水平与地方债务水平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增长率与地方债务水平之间存在负的空间相关性。(2)地方债务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赤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债务增长的抑制作用更大,人口增长压力、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债务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更显著,而城镇化水平对其他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更明显。 笔者的发现为深刻认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 财政税收
    王红梅;李佳鹏;曹堂哲
    2020, 0(4): 15-25.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我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笔者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IOPS”分析框架下,通过梳理1990—2018年间发表在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Public Budget & Finance、《财政研究》和《中国行政管理》等学术期刊上涉及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200余篇核心文献,发现中西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共性与差异集中体现在理念层面的共识与差异、组织层面的治理与管理、过程层面的程序与技术、支撑层面的协同与碎片。为实现“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政策目标,立足中国国情,借鉴西方经验,理论界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培育讲求绩效的组织文化和管理理念,厘清组织系统各主体的权责利关系,重视绩效目标管理战略化,拓宽评价结果应用的研究范围和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与技术研究。
  • 金融保险
  • 金融保险
    郭文伟
    2020, 0(4): 26-41.
    本文以我国上市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在测度出其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来揭示四部门(居民、金融、非金融企业、政府)结构性去杠杆对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去杠杆不能有效抑制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而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去杠杆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影响路径方面,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去杠杆均能通过对行业波动、财务杠杆、运营能力和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中介调节效应来降低系统性风险溢出。因此,有序推进结构性去杠杆重点在于降低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杠杆,控制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同时要降低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各部门杠杆波动率,控制广义货币增速和稳定经济增速,也要重视通过提升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来降低其系统性风险溢出。
  • 财务会计
  • 财务会计
    杨侠;马忠
    2020, 0(4): 42-64.
    本文基于大股东掏空问题以及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利用手工整理的机构投资者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机构调研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有效抑制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或有形资产比重较高时更加显著;进一步地,股权制衡和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董监高的控制程度会显著地影响机构调研与大股东掏空的关系;此外,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大股东掏空的度量方法之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削弱大股东的信息优势,有效监督和约束其私利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 财务会计
    张志红;王露露;李静
    2020, 0(4): 65-74.
    基于信息不对称和贝叶斯信念调整理论,本文以78名评估师为实验对象,通过设计2×2被试间实验,研究股票价格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对评估师的盈利预测产生影响,并检验了评估师信心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未来收益不确定性越高,股价对评估师盈利预测的影响越大;评估师信心是中介变量,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通过评估师信心对股价和评估师的盈利预测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评估师在进行盈利预测时会根据股价变动来修整自己的最初预测值,且研究结果不会因评估师对管理层盈利指导的可靠性的不同认知而发生改变。本文不仅可以丰富评估师盈利预测的相关研究,还可以为评估师和投资者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理论经济
  • 理论经济
    郭枫;倪婧钰
    2020, 0(4): 75-90.
    本文依据多指数衰减插值模型(Multiple Exponential Decay Interpolation Model),对中国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同时将多指数衰减模型与McCulloch三次样条模型和NelsonSiegelSvensson模型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多指数衰减模型能更好适应中国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态特点,拟合优度更高,且兼具模型简约、计算负荷量小等优点。通过对比样本期间拟合价格残差的月加权均方根误差(wRMSE),多指数衰减模型在收益率曲线拟合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兼顾有效性、最优性和简约性,同时最大程度克服了过度拟合。此外,多指数衰减模型能够适应波动性较大的极端市场价格数据,在识别债券价格异象方面有一定优势。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王毅;刘钾;孙国辉
    2020, 0(4): 91-97.
    追求丰富的生活、 不断寻求刺激和新奇的东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天性, 由此产 生的消费者多样化寻求行为正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和产品创新的重要动力。 笔者基于印象管理和解 释水平理论, 构建了他人在场情境下消费者多样化寻求行为的理论框架, 采用心理实验的方法, 探讨 了不同类型的他人在场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行为的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消费者对他人的多样化 寻求行为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 相比熟人在场, 陌生人在场时消费者会采取更多的多样化寻求行为。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 不同自我建构类型的消费者受到他人在场的影响而产生的多样化寻求行为有显 著的差异。 研究结论不仅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对本领域研究进行了理论拓展, 并且对企业的品牌 战略、 目标客户选择和销售环境设计策略提供了管理借鉴。
  • 工商管理
    陈胜军;于渤涵;李雪雪
    2020, 0(4): 98-108.
    国企高管面临的薪酬管制越来越严格, 在此背景下笔者构建了国企高管薪酬差距与离职 率关系的研究模型, 根据沪深两股市国企上市公司2006—2018年的财务数据和高管离职数据, 用数 理统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垂直薪酬差距、 平行薪酬差距和行业薪酬差距对国企高管离职率的影响。 考 虑到国企高管 “政治人” 和 “经济人” 的双重身份, 笔者将国企高管政治晋升预期作为调节变量引 入研究模型中, 从隐性激励的视角深入探讨薪酬差距与离职率的关系。 研究表明, 国企高管垂直薪酬 差距和行业薪酬差距显著负向影响离职率, 平行薪酬差距显著正向影响离职率; 政治晋升预期负向调 节垂直薪酬差距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 正向调节平行薪酬差距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 而对行业薪酬差 距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 本研究对于限薪背景下降低国企高管的离职率以及正确认识和 发挥政治晋升预期在国企高管管理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 专栏: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防控
  • 专栏: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防控
    刘志东;高洪玮;王瑶琪;荆中博
    2020, 0(4): 109-1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以下简称 “新冠肺炎疫情” ) 自2019年12月爆发以来, 已 蔓延至全球, 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发生突 然、 原因复杂、 危害巨大且不可预测等特征, 考验着国家的应急管理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 爆发 后, 在党中央统筹部署下, 各级政府采取了必要的、 强有力的防控措施, 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 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能力, 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 供了经验参照。 但是由于起步较晚, 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 题, 这些问题在应对 “新冠肺炎疫情” 中也有所暴露。 本文结合我国 “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取 得的进展, 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思考, 首先总结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能 力, 然后深刻剖析现阶段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为我国建立更加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
  • 专栏: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防控
    李建军;何山
    2020, 0(4): 116-128.
    2019年12月以来, 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 防控压力激增。 通过百度迁徙的人口流 动数据, 本文研究了人口流动对疫情扩散的影响, 以及信息传播效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研究发 现, 人口流动加速了疫情传播, 人口流动每增加一个标准差, 确诊人数将增加12.8%个标准差; 更 高的信息传播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口流动对疫情传播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 信息传播效率对疫情防 控的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性。 同时, SARS经历不深的地区居民防治素养较弱, 信息传播效率提高居 民防治素养的作用更强, 有利于疫情防控。 本文的政策建议在于, 面对突发疫情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 及时准确披露信息, 引起公众重视, 提高疫情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