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0年, 0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00-05-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许庆修
    2000, 0(05): 0-0.
    本文通过对新经济时代出现的新事物以及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并对“知识经济”范畴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得出了“知识经济”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经济,也是未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结论,并认为中国应把握机遇,促进经济增长,再创另一个经济“奇迹”。
  • 论文
    杨晓达
    2000, 0(05): 0-0.
    本文提出,为了适应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伟大变革,财政支农应将过以粮食增产为主要目标转到农业可持续增收上。文章论述了转变财政支农目标的必要性及可持续增收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应采取的财政政策与措施。
  • 论文
    彭桂芳;邓涛
    2000, 0(05): 0-0.
    本文从收入、消费环境、流通秩序和政治体制方面分析了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开拓农村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论文
    崔大淼
    2000, 0(05): 0-0.
    本文以券商内部审计者眼光,透析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隐患,揭示部分企业在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及上市后的定期报告书中,弄虚作假,进行利润包装的动机和手段;同时从专业角度,对利润包装者,在利用关联交易,执行会计政策,争取地方当局支持时的不端行为也作了披露。力求为识假、防假、打假,维护券商、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规范企业上市行为及股市运作,做一点探讨。
  • 论文
    王雍君
    2000, 0(05): 0-0.
    从支出方面看,中国地方政府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但财政自给能力十分虚弱,两者之间的过分不对称引发了诸如非正规财政征课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让地方政府保持适当的财政自给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 论文
    李燕
    2000, 0(05): 0-0.
    今年,党中央在我国各项事业全面推进之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此战略的实施,需要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西流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流动很难自发形成,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本文基于要在西部开发中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的认识,提出西部开发中的财税政策取向。
  • 论文
    温来成
    2000, 0(05): 0-0.
    针对近年来税式支出再度泛滥的问题,本文从公共财政理论出发,提出将其纳入财政预算,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主张,包括税式支出的评价、运用方向、管理手段等方面。
  • 论文
    孙劲辉
    2000, 0(05): 0-0.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战略重点。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地区的财政建设必然要提到重要的位置上,而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十分集中的地区。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改革与建设在西部经济开发中显得比较突出。本文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提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改革与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 论文
    汪锦岭;陈鹏
    2000, 0(05): 0-0.
    本文分析了在新管理时代传统财务软件面临的挑战以及“管理”型财务软件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并阐述了由我国财务软件厂商发展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的可行性。
  • 论文
    贾玉革
    2000, 0(05): 0-0.
    通过对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推断当前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并进一步论证了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深化金融改革的必然要求。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论文
    曹飞燕
    2000, 0(05): 0-0.
    经济、金融环境的新变化对新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这些变化来自宏观金融政策、微观企业基础、同业竞争、金融监管、技术进步等方面。面对变化了的形势,新型商业银行必须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树立“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发展战略,及时调整现有资产负债结构,并以高科技为载体,进行业务创新,寻找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创新的重点集中在负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个人零售业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银证、银保全方位合作等方面。
  • 论文
    张文焱
    2000, 0(05): 0-0.
    信用证垫款问题是各银行面对的日趋严重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成因的分析,寻求对垫款的会计核算方法及提出防范建议。
  • 论文
    丁瑞玲
    2000, 0(05): 0-0.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针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的审计,是目前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审计的核心问题是审计评价,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客观公正,评价的依据是审计查实的会计数据及其经济活动情况,评价的标准是国家的各项法规、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单位的合同、预算、计划等。在评价时应注意对非审计事项不得评价,对证据不足的事项不得评价,并且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也不得评价。此外,审计人员应当注意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同财政、财务审计、领导干部的业务评定等相互区分,从而起到应有的作用。
  • 论文
    余应敏
    2000, 0(05): 0-0.
    重要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或决策的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它是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在会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重要性原则对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意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运用重要性原则,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抓住关键点,最终实现“较小的成本、较大的效益”的目的。鉴于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尚不深入,相关准则规定不具体、不便于实务操作的实际,重视和加强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研究及相关准则的制订、完善工作乃当务之急。
  • 论文
    易可君;周先德
    2000, 0(05): 0-0.
    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起较晚,规模较小,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贡献也小,究其原因是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事的条件还不成熟,存在一些障碍。主要障碍有融资困难、人才缺乏、风险企业少、退出机不畅,外部环境不理想等,要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必须克服这些障碍。